剪脚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剪脚机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湖北省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1-06-18 00:19:11 阅读: 来源:剪脚机厂家
湖北省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湖北省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机化质量关系到农机化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农机化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在农机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机化质量包括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内容,近几年,在农业部农机化司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市县农机化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做了大量的农机化质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同时还存差这样或哪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根据农业部有关农机化质量调研和工作总结精神,现将我省农机化质量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该省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发展现状

 以塑料瓶的熔融行动、Tox值、OIT值作为辨别新塑料瓶与再生塑料瓶的质量指标;

(一)全省农机化发展概况

1、技术装备情况。200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551.0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83.40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9.29万台,小型拖拉机达到74.11万台,耕整机达到16.61万台,机耕船1.16万台,联合收割机和割晒机5.40万台,脱粒机13.13万台,插秧机达到3514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12.96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149.08万部。农用水泵82.70万部,喷灌机械1.80万套,扬场机0.89万台,种子精选机303台,谷物烘干机482台,机动喷雾器30.57万部,饲料粉碎机27.04万台,渔用机动船1.61万艘,饵料加工机0.79万台,增氧机8.90万台,挖掘机0.26万台,农产品加工机械77.63万部,农用载重汽车3.05万辆,机动运输船0.86万艘,农用运输车8.08万辆,农用机动三轮车11.51万辆,拖车13.23万台,推土机6379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27台套。其它牧草植树机械等4424台。

2、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及水平。(1)耕整机械化作业面积4776.04千公顷,机械化水平达70%;(2)机插面积383.4千公顷,其中水稻机插面积156.72千公顷;小麦机插161.82千公顷,玉米机插30.45千公顷;机械化水平达到20%;(3)机械植保面积2940.95千公顷;(4)机械化铺膜面积27.7千公顷;(5)机收面积1921.49千公顷,机械化水平达到30%,其中水稻机收1354.14亩,小麦机收558.4亩;(6)机械脱粒粮食2335.03万吨;(7)农用航空作业面积达1300小时,作业面积350万亩。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

3、全省农机化管理机构及人员。省市县级农机管理局(办)97个,干部职工1304人,其中科技人员810人,农机试验鉴定机构1个,人数30人。县级以上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102个,人数906人,其中科技人员644人。县级以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102个,人数1241人,其中科技人员674人。县级农机学校71所,人数2155人,其中教师人员598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843个,人数2723人,其中国家职工1641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3452个,人数21155人,村级农机服务组织3676个,17293人。农机协会223个,人数22101人,农机合作社124个,5335人。其他服务组织2062个,8864人。农机户户,人数人,其中农机专业户223025户,人数362330人,农机大户15815户,35483人。县以下农机维修点4109个,人数11220人。全省县以下乡村农机人员共计221.75万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88.95万人,汽车驾驶人员11.26万人,内燃机手30.56万人,农机技术人员5万人,修理人员2.5万人,其他人员83.51万人。随着农机化快速发展,农机化质量地位和作用是越来越重要,职务也越来越艰巨。

(二)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1、工作职责。各级农机主管部门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机“三包”规定》、《农业机械产品质量投诉规则》和《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开展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承担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假职能,组织对农机产品进行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鉴定,并颁发推广鉴定证书;开展对引进的新机具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的调查和性能检测,作出技术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和检测结果;受理农机产品质量举报和投诉。组织制定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及标准化体系、组织开展标准化建设及人员培训、对农机化质量全面监督管理。

2、质量监督机构。省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省农机化质量监督、试验推广鉴定、投诉和打假等组织协调工作,由省办科教质量处和监管处承具体负责,人员5人。省级设有湖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原直属省农业厅管理的二级单位,2007年移交,现隶属于湖北工业大学管理),下设农机鉴定所,内设4个业务科室,综合室、检验一室、检验二室,事业发展室;共有职工20人,其中技术人员16人,具有高级职称10人。市级鉴定机构1个(武汉市农机推广鉴定站),全省大部分市、州、县(市、区)均设有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构与主管部门相关科室挂靠。工作人员由农机主管部门相关职员兼任。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假工作主要由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农机管理部门配合。

各地市农机主管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宜昌市2002年3月成立“宜昌市农机机械产品质量申诉办公室”,并纳入全市消协络。2002年5月成立了宜昌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配备12315标志执法车一辆。武汉市成立武汉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2000年10月襄阳市、枣阳市成立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

(三)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

1、开展购机补贴机具的质量跟踪调查。以财政资金补贴购置的农机具为重点,开展农机产品售后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补贴机具的质量调查,确保补贴机具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如,2001年对湖北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30多个品种进行地区适用性试验和质量跟踪调查,评出9种优质产品。2008年7~8月开始对进入该省的水稻插秧机进行地域适用性测评,为我省开展机具选型提供科学依据,向湖北农民推荐选购性能优良、质量可靠、服务优质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

2、组织开展农业机械推广试验鉴定。依照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提高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质量,做好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推荐工作。“十五”期间省农机鉴定站开展农机产品推广鉴定共计52项。2007年,完成了4l项农机产品的推广鉴定,42项农机新产品鉴定。组织我省农机企业申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并对申报产品进行初步评审,共向农业部推荐6大类41种农机产品,有6大类26种农机产品已列入2008年度增补的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通过试验鉴定,要求企业提供产品质量企业标准,防止一些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

3、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及时处理重大、突发质量事故和集中投诉事件,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机具的行为。“十五”期间共计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530起,结案率达85%以上,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560万元。如:襄樊6年多,投诉咨询110起,结案97.8%,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80多万元,给予技术指导达2500人次,2007年,省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共接受处理农机用户的产品质量投诉13起,其中联合收割机12起,拖拉机1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如浠水县兰溪镇用户喻爱武投诉江苏省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沃得2020A.型(半喂入)轮式收割机,主要反映漏油、传动皮带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武汉市07年受理案件9起,结案7件,占77.89%。东西湖区东山农场陈家冲用户钟桂军投诉郑州中收联合收割机厂生产的新疆一2A型豪华型联合收割机,主要反映漏粮严重,滚筒堵塞。经协商,经销企业已圆满解决,用户满意。全年共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50多起,通过协调,已全部得到妥善处理。

4、开展农机打假专项活动。加强与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定期开展农机打假专项检查,加大对农机市场的监管力度。如每年省农业厅省农机办举办一次农资打假专项活动,各市县不定期举办类次打假活动,做到天天“3.15’’,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和农机手及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省办还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农机市场专项整治、农机现场演示会等活动,开展技术培训和操作培训,推介优质机具。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手宣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免费发放技术资料5万多份,购机补贴政策宣传手册2万多份,农机“3.15’’专刊2000册,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维权意识。

5、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农机事故原因分析,80%为人为因素造成,20%为机械质量等因素造成,各市县农机安全监理所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开展年检年审,每年达万台,及时查处技术不良状况以及零部件质量与损坏情况。各地重点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重点查处拖拉机违章载人,超高超重超宽载货,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安全隐患,有力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和群众权益。

6、开展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我办组织有关大专院校和农机推广站、监理站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了湖北省地方作业标准《船式旋耕埋草机作业质量标准》、《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以项目为依托开展了水稻、棉花、小麦油菜、池塘养鱼生产机械化项目的技术规范的制定,“十五”期间,共拟定机械化作业项目技术规范15个。

7、开展农机维修质量的检查工作。目前该省农机修理点,共计8614个,从业人员22739人,其中已审定修理点3899个,其中一级全781二级点447,武汉点3374个,全年修理机具120万台套,修理产值达5亿元。农机修理点发展较快,表现在:一是个体修理点多,规模小,技术等级低;二是地从业人多,存在问题是技术素质不高,修理质量不高、行业监管理难度大。为改变这种局面,全省农机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做了一些工作,对符合达标的维修点实行资证管理,对维修工人实行技能岗位培训。有计划地扶持创办一批维修示范点,有力的促进了农机修理经营活动规范化管理,满足农机化发展对农机维修市场的基本需求。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级农机主管部门普遍对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监管力度不够,投入经费不够,致使农机化质量工作难度大,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农机化可持续发展。

2、该省小型农机具制造企业和农机维修配件企业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存在质量差,缺乏监督检查,导致不合格的产品,三无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和作业市场,严重影响农机的作业效率和效益。

3、农机部门对农机化质量有监督权但没有处罚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假工作,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执法主体,农机部门开展农机打假工作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和配合,目前工作难度较大,使得我省的农机打假工作难以长期有效的进行。

4、质量检测手段落后,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农机安全生产。一是省农机鉴定站一直没有独立的产品质量检测鉴定基地,长期以来得不到发展,检测设备得不到更新,设备陈旧,手段落后;二是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构一直处于“四无”状态,即无权、无人员、无经费,无样板。三是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对机车安全检测仍继续使用“眼看、耳听、手模、脚踏”的人工检测手段,难以发现机车运行中的质量问题,事故隐患排查不力。

5、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目前农机新技术、新产品越来越多,农机作业项目和服务领域越来越宽,农机维修和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从事农机人员队伍也越来越扩大,作为农机化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建设却严重滞后,很多质量工作处于无标状态,靠经验为准。特别是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奇缺,由于缺少作业标准,农机手与农户之间因作业质量经常发生纠纷,严重者引发暴力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农机和谐发展。

6、经费严重不足。一是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投诉和打假没有专项工作经费;二是检测设备的更新改造财政没有投入;三是缺培训经费。从事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标准贯彻执行等各方面的人员,普遍存在质量意识淡薄、专业水平低,急需开展人才培训,但由于经费严重不足,人才培训艰难,严重影响质量工作进程。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建议

(一)农机行业质量监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因素3:电子拉力实验机的传动系统

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农机化质量监管在农机化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科学编制全省农机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制定农机化质量标准为重点,加强标准化示范建设和人才培训。完善农机化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探索推进农机化质量监管工作的新举措,确保农机化质量整体效果显著,努力开创农机化质量监管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1、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农机化质量是农机化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化质量工作贯彻于农机化作业服务全过程,直接影响到农机化作业效果,关系到安全生产,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农机化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全面理解农机化质量工作的任务性质和要求,增强法定意识,科技质量意识。

2、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又好又快”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函和实践要求,是党关于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当前,农机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中级阶段,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处理好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是我省农机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主体和目的统一,体现农机化发展与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体现农机化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节约、节能、节本增效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3、树立依法监管的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湖北省农业化促进条例》和《农据统计机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了农机主管部门负责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责。要把农机化质量工作列入大事要事来抓,将各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职责落实到相关机构和人员,加强制度管理,并实行质量事故追究制。要进一步深化对农机化质量工作的再认识,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机化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依法做好农机产品质量、农机作业质量、农机维修质量和农机售后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

(二)加强农机行业的标准化示范建设。

1、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标准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机械化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是农业现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准化在农机行业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标准化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前提。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项目的越来越多,服务领域范围的越来越广,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组织专业生产及协作越来越广泛,为使各个生产部门,各个生产环节,各种机械作业达到优化组合统一协调一致,单靠行政手段安排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制订和执行许许多多的标准,保证生产及管理活动的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又好又快的目的。农机化质量与标准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对农机产品、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必须制订相应标准,规定具体要求,作为生产过程控制质量,评定和检验产品质量好坏的一项技术依据。搞好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于推行节约、节能、环境保护、安全等先进技术有着重大意义。当前,我省农机化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应重点优先启动农机产品质量标准化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的示范建设,逐步办好农机维修标准化和农机售后服务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

2、农机产品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农机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当前农机化质量工作的关键。农机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和经济管理标准,把这三个方面的标准化活动全面开展起来,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才能最好地发挥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效果。我省必须采取得力措施组织有关农机企业等,本着量力而行,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的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与标准体系的制订工作。每年计划制定10至20个。并选择适宜的企业和组织,在相应的领域和区域开农机产品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每年计划建个。

3、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随着农机化作业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体系成为农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把各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逐步整理、研究、修订和完善起来,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准较高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体系。要组织有关市县农机推广站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逐步开展机械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工作,包括整地、播种、深施肥、栽植、喷雾、中耕、收获、加工等农机作业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评价方法,每年制定个。农机作业标准化体系应具有质量要求明确,指标量化清晰,操作简便可行的特点,为实施和检查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提供技术法规依据。全省每年计划建设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个。

4、农机行业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一是要以现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为基础和依据,办点示范;二是要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总结现有的成功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充标准和地方标准,办点示范;三是要根据科技进步和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标准,办点示范;四是要注意农机作业标准的系统性,使各项农机作业标准统一协调,办点示范。

(三)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监管工作

1、认真开展农机维修质量标准制定及执行督促工作。要组织专家会同农机维修点制定农机修理技术工艺规范,材质消耗及质量标准,检测标准,修理价格标准等。要督促农机维修点及从业人员自觉贯彻执行农机维修质量标准,并落实修理到生产环节和管理环节上。要经常开展农机维修行业的质量检查和评优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开展农机维修技术工的培训管理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将农机修理技术工种培训纳入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实行规范培训管理。一是建立培训基地,统一工种培训教材、教学要求,二是建立培训考核等级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三是开展修理技术经验交流和宣传及科普工作。

3、开展农机维修行业质量监督管理试点工作。全省每年可选择个维修点开展维修质量试点工作。包括维修点规范化建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维修结算定额,统一绩效考核,统一水平能力评估,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点的资格证和许可证管理等。以项目形式开展工作,将试点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地方财政给予资金扶持,成熟一个验收一个。逐步推开。

(四)认真做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

1、抓好学习和宣传工作。《农业部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建立健全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有效开展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促进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市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办法》,进一步明确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的工作职责,掌握农业机械质量投诉受理的相关要求、处理程序,以及信息报送和监督等有关规定,为开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做好《办法》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采取散发宣传资料、刷写宣传标语、组装宣传车等形式,进村入户,开展对《办法》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办法》,增加维权意识。

2、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强化工作。《办法》明确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的公益性地位和工作职责。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都要建立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配备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认真履行农机投诉质量监督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将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职责、投诉程序等及时向社会公布,增强工作透明度。为农机用户投诉提供方便。要按照要求定期分析、总结工作,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加强投诉监督专业执法队伍建设。要对从事投诉受理、调解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考核,考核合格者办理证照,让投诉监督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以提高投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要在全省建立一支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群众信得过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队伍。各级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工作人员一定要严肃工作纪律,规范自身行为,坚持“高效、公正、廉洁”的投诉处理原则,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处理农机投诉的过程中,要铭记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禁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对在投诉监督中出现不作为、乱作为而造成重大影响或重大事故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农机行业质量标准化人才培训

标准化队伍建设关键在于人才培训,俗话说,没有“标准人”,干不了“标准活”。结合农机行业实际,开展标准化人才培训已迫在眉睫,迫切需要对从事农机管理和推广的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对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人员进行培训。标准化专业人员大体分三类:标准化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标准化执行人员等。农机行业质量标准化人才培训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列为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企业及农机服务组织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科学编制农机行业质量标准化人才培训规划和教学大纲。年内,重点对全省现有从事农机化一线的农机人员221万人,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培训。

1、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从事标准化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和协调标准化活动,包括制订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规划,组织制订、修订和贯彻标准,组织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组织标准化学术活动,开展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等。对标准化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标准化的意义作用、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标准化体制,制订和修订标准的基本知识,专业标准化宣传普及情报工作,专业标准化经济效果,标准的贯彻和质量管理等等。通过培训使标准化管理人员达到较高的技术政策水平和标准化执行能力,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和专业标准化知识。

2、标准化科技人员的培训。标准化科技人员包括,农机科技单位、管理单位和企业单位中从事标准制订,修订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和产品检验机构中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或直接承担专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和标准化业务知识两个方面。通过培训达到掌握本专业标准制订和修订的技术和知识,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

3、标准化执行人员的培训。包括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农机化服务组织管理人员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及各类农机操作人员等。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和了解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执行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掌握专业标准应用技巧和检验方法等。标准化执行人员面大量广,执行标准各异,具本培训时要有针对性制订专题培训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在各市县区域建立不同类型的标准化执行人员培训示范基地。总之,要积极探索标准化人才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

农机化

攀枝花试验机
广西工作服定做
内江西装定做